游客发表

原标题 :来论

来源 :人民网-人民日报

农民职称评定助力乡村振兴

来论

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李佳佳

近期,吉林、浙江、山东等地纷纷试水职业农民职称评定 ,引发广泛关注。农民职称评定,有利于提升农民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同 ,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农村、扎根农村,为乡村振兴积蓄人才力量 。

农民职称评定,要评好更要用好。一方面,要完善评价机制,突出业绩导向 。围绕创新能力 、技术水平、带动能力等维度 ,将能为乡村带来多少发展 、为农户带来多少收益作为评定的硬杠杠,让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。另一方面 ,要建立示范带动机制,引导评上职称的农民发挥好领头雁作用 ,带动周围群众增产增收 ,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。

面向未来,探索推动在政策待遇、薪酬福利、项目孵化等方面向获评人员适度倾斜 ,才能让职称评定激励农民提高自身能力。用好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的指挥棒,让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就一定能以农民职业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助力乡村振兴。

落叶不扫彰显治理绣花功夫

广东深圳市梁修明

去年11月,上海公布全市45条落叶不扫的景观道 ,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拍照。全国许多城市都有落叶不扫的做法 。推出落叶不扫的景观道,契合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,也对城市治理特别是环卫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 。

落叶不扫 ,并非对落叶置之不理 ,而是要立足实际、倾听民意,统筹考虑城市交通安全、市容环境 、道路管网等因素 ,予以优化调整 。比如,上海结合城市道路状况、区域特点 、历史内涵  、建筑风格 ,不断优化调整不扫落叶的景观道范围;杭州在实践中探索出白天不扫 、晚上普扫 、霜冻天气及时扫的环卫保洁灵活作业模式;成都根据气候和树木色彩变化 ,对重要路段实行一街一策精细化环卫清扫保洁……这些因地制宜的举措 ,既留存了城市的自然风景 ,也彰显了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,赢得了市民的好评。

各地落叶不扫的做法,在如何以精细化理念破解民生服务、历史文化保护 、城市景观设计等问题上给予我们诸多启发。立足城市特点、尊重客观规律、凝聚共识合力 ,才能留存城市的自然之美 、人文之美,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、幸福感。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1月05日 05 版)

    热门排行

    友情链接